近日,山東天蔚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北斗生態環境監測站技術交流會在濰坊舉行,會上眾多業內人士和客戶朋友到達了現場,經過了解,大家對該款產品給與了高度肯定和充分認可。會上,天蔚環境科技有限公司于經理介紹道:“北斗生態環境監測站是一款基于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高精度環境監測設備,可實時采集大氣溫濕度、PM2.5、噪聲、水質、土壤墑情等生態數據,并依托北斗短報文實現無網絡覆蓋地區的遠程數據傳輸。該設備采用模塊化設計,具備高可靠性、低功耗和全天候監測能力,適用于自然保護區、森林、濕地、礦區等復雜環境。結合大數據平臺,可助力生態保護、環境評估及災害預警,為政府、科研機構及企業提供精準的生態監測解決方案。"
會議期間,北斗短報文通信、高精度定位等核心技術成為焦點。與會專家指出,北斗系統通過構建時空信息“一張網",實現了環境監測數據的實時傳輸與精準定位,有效解決了偏遠地區監測盲區問題。例如,在水產養殖水質監測中,北斗終端可實時回傳溶解氧、pH值等數據,并通過定位功能快速鎖定異常區域,為應急處置提供決策依據。
會議主要介紹了北斗生態環境監測站的核心功能與技術優勢
1.?24小時不間斷監測?:北斗生態環境監測站能夠全天候、不間斷地監測氣象環境變化,包括風速、風向、溫度、濕度、大氣壓、光學雨量、總輻射、負氧離子等關鍵氣象要素。
?2.北斗短報文通信技術?:利用北斗衛星實現無地面基站依賴的雙向通信,支持單次最多1000漢字的短報文傳輸。這一技術解決了無信號、弱信號地區的數據傳輸難題,確保監測數據的實時回傳。
3.高精度傳感器?:采用八要素一體式傳感器,實現了多參數同步實時觀測,并通過數字量通訊接口一次性輸出八項參數,大幅提升了監測效率與數據準確性。
會議指出,北斗生態環境監測站廣泛應用于氣象、水文、地質、環保等領域,如野生動物追蹤、生態變化預警、洪水預警、地下水監測、工業區污染防控等。通過與大數據、AI模型結合,可實現生態風險的精準預測與協同管理。
此次技術交流會取得了圓滿成功,也歡迎廣大有此需求的客戶前來。